- · 《湖北电力》数据库收录[05/09]
- · 《湖北电力》期刊栏目设[05/09]
- · 湖北电力版面费是多少[05/09]
- · 《湖北电力》投稿方式[05/09]
高温“烤问”、能源承压,电力大考激发市场调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不过,在停限电措施之后,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应对。一家大型企业有关人士介绍,他们是大型生产线,只能全部停产,有一些企业生产线还是可以依靠自有
不过,在停限电措施之后,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应对。一家大型企业有关人士介绍,他们是大型生产线,只能全部停产,有一些企业生产线还是可以依靠自有发电设备维持一部分生产。另外一些企业也采取调整生产排程来应对。
上述现货市场的“火热”是电力供需紧平衡和市场化机制创新“双管齐下”的结果。8月上旬,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《关于暂缓执行价格限制相关条款的通知》称,为确保有效发现现货市场价格,调动发电企业发电积极性,暂缓执行两项限价:分类型设置现货电能量报价上限和二级价格限值条款。
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对第一财经表示,未来极端天气很可能成为常态。为保障电网的安全性,需要完善配套的电力市场化机制,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。通过深化电力需求侧改革,利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电力用户主动错避峰。在这一过程中,电力现货市场、辅助服务市场、综合能源服务、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“大有可为”。
业界普遍认为,电力市场特别是现货市场价格高低,实际上反映了电力供求平衡的程度。电价越高,说明供不应求程度越严重;电价越低,说明供过于求越严重。
根据气象预测,至8月25日左右,川渝地区的气温会出现一个转折。因此,工商企业都在期待天气降温缓解用电压力,恢复生产经营。
“伴随夏季进入尾声、气温回落,预计一两周之内大部分地区的‘电荒'将显著缓解。”林伯强称。
四川省经信厅厅长翟刚在会上表示,下一步还将做好两手准备,按照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要求,做好极限条件下的应急预案。同时,加强研判分析,在高温天气缓解、水电发力提升后,提前组织好企业复电复产、满电满产,抢进度、补欠账。
8月20日,在四川能源保供第二次新闻通气会上,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谭洪恩表示,近期全社会的节电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,当前实际已到的电力负荷由最高峰的5910万千瓦降至4700多万千瓦。
一家大型果园农场主向第一财经表示,干旱“对农业几乎是毁灭性的灾难”。这家农场主有上千亩柑橘果园。伏旱对果实生长和品质影响很大。
南方某电网人士告诉记者,今年当地的企业提前申请高峰时期降低用电负荷,根据节省电量多少给予服务费用,相当于企业主动避峰。“原来是没有钱补贴的,而且由电网公司安排各企业用电时间错开,现在有了。”
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发现,全国多个电力交易中心的交易结果均显示,参与的市场主体规模和交易价格有明显上升。
这个夏天究竟有多热?
据《长江日报》8月中旬报道,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,武汉市内共有2128家企业响应节约用电、让电于民的号召,在4次“需求响应”行动里共压减219万余千瓦负荷给居民用电,为群众在用电高峰里的稳定用电提供重要支援。
对于多个省份发文完善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机制细则,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利对第一财经表示,作为启动有序用电前的“缓冲地带”,需求响应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因“电力紧缺”而付出的社会综合成本。既能节约投资,又可保障电网安全。
8月21日零时,四川省又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。这是2022年1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(试行)》以来,四川首次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(从高到低分别为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、四级响应)。
入夏以来,国家电网5个区域电网和19个省级电网负荷屡创新高。为做好迎峰度夏工作,越来越多的省市结合电网运行和负荷特点,鼓励削峰填谷、负荷聚合商等参与“需求响应”。
电力“大考”激发市场调节
罕见的极端天气正显露其凶险的一面:长江流域,多处水位“汛期反枯”突破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,秋粮生产紧绷防灾减灾的弦;川渝地区,用电需求最高负荷屡次刷新纪录,面临电力缺口加大的严峻局面,陆续启动高温限产“让电于民”……
高温少雨也导致四川全省水电发电能力下降五成以上,同时,用电负荷上升了25%,社会用电量大幅上升,出现电力紧缺。为了保证民生用电,政府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对工商业采取停限电措施。
高温和旱情冲击着川渝地区,对于能源供应、工农业、消费等领域带来不小的影响
文章来源:《湖北电力》 网址: http://www.hubeidianli.cn/zonghexinwen/2022/0823/381.html